扫一扫-添加微信
伴随中国步入现代化社会,工业制造时代悄然而至,社会经济进入大生产时期,公司越来越多,市场经济勃然迅猛发展。在西方,这一历史进程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,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,生产效率进而前所未有的提高,人类从农业时代迈进工业时代。
市面上给消费者选择的品牌还不多,并且仅有的那些品牌还质量参差不齐,以次充好比比皆是。消费者为了降低决策风险,通常优先选择的选知名度高的品牌。因为被很多人证实过的品牌,其质量隐患最低。名气越高的品牌,作假成本也越高。
产品口碑虽然能够为商品质量背书,但它依靠消费者自发地进行传播扩散,在社会化大生产时期,它的传播速度效率太低了。所以这一时期的品牌塑造,核心传播载体变成了公众媒体,例如广播、电视、报纸、杂志、代言人等,品牌的核心是做知名度。
在这一时期各类头衔漫天飞舞,比如cctv上榜品牌、中国著名品牌、中国驰名商标等等。人们会有这样一种从众消费者心理:如果是登过中央电视台的品牌、请了明星代言的品牌,才叫作品牌。知名度高的品牌,质量一定好。
其实无论是中央电视台上榜品牌还是国家免检产品,实质上全是在做知名度,利用知名度背书产品质量。
在那个大生产时代,由知名度塑造品牌形象,品牌就相当于知名度。
伴随中国改革日渐深入及进入WTO,人们开始和世界接轨,市场经济日益繁荣,商品日趋多种多样,商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。
当商品已不稀缺、制造不是阻碍以后,公司和公司的商品越来越日渐同质化,怎样打造品牌、如何市场营销的难题就摆到了品牌商面前。
上世纪50年代,美国兴起了首个广告方法论——USP方法论。
它指出每一个广告都应当强调一个独具特色的营销主张,告诉消费者本商品与竞争对手有什么差异,为什么要买它。
那时候,菲利普·科特勒说——
企业只老老实实搞制造是错误的,一定先要探讨消费者需求,了解消费者愿意要什么,随后再开展制造;依靠1个产品包打天下是无效的,企业一定要对市场进行垂直细分,应对某些相应的细分消费群满足其需求。
随后,奥美创始人·奥格威说——
商品的同质化导致消费者决策时首先依靠感性而非理性,因此品牌广告必须为品牌搭建一个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,为商品赋予情感,为消费者创建心理的满足。
然后,杰克·特劳特和艾·里斯也说了——
商品竞争愈来愈激烈,商品种类持续分化,品牌必须在消费者心中中占领一个独一无二的位置,要么第一,要么唯一。
再然后,迈克·波特说了——
差异化是品牌的基本竞争战略。
所以我们可以看到,在那个工业经济占核心、市场经济进入大生产、市场激烈竞争的时期,各类品牌方法论 ,不断涌现。考归根结底,绝大部分理论都是强调相同的思想——差异化。
在同质化时代,商品竞争又激烈,商品难以区分,自然要利用品牌创建差异化。塑造品牌形象依靠差异化的消费者利益、附加值、品牌价值观等。